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对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幼儿语言领域教育。 在本题中,李老师划分优、中、差三个等级进行测量调查,这种类型属于定序测量。也称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区别。 故本题表述正确。
相关试题
30.《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给( )儿童提供按数取物的机会。如:就餐前请儿童放好几张凳子。
2.秋天来了,曾老师带领幼儿去公园观赏菊花,回来后组织幼儿交流菊花的特征。曾老师在这次活动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是( )。
13.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应为儿童提供使用工具的机会,鼓励儿童学习使用工具。下列不适合用于鼓励3~4岁儿童的是( )。
62.幼儿园中班儿童能在概括水平上指出某些实物比较突出的特征,特别是功用上的特征,如明白“马是拉车的”。( )
81.幼儿初期时往往由问“这是什么”,逐渐发展到问“为什么”“怎么样” 等问题。这是理智感的表现形式。( )
90. 精力充沛、社交积极性高,但社交技能差的幼儿,大都属于逃避型。( )
15.适合3~4岁幼儿使用的打击乐器是( )。
42.在集体唱歌或做韵律活动时,往往不能和其他人同时开始和结束的是( )。
22.桌子上摆放着“马、羊、船、猪”四张图片,四岁半的彤彤看后,让她拿出与其他图片不同的一张,她拿出了“船”,最可能是因为()。
46.倘若发生紧急情况,幼儿园教职工应优先保护( )。
80.中班的儿童还不能将游戏和作业分开,不能经常认识、计划和预见学习目的和任务的实现,总是把作业当做游戏来完成。( )
29.张老师在确定了“认识蜻蜓”的活动目标后,又因为幼儿对蜜蜂更感兴趣而做了调整,这种反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