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连续性原则
B
顺序性原则
C
整合性原则
D
纵向原则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有顺序性、连续性和整合性。其中,整合性原则是指在课程内容各要素之间的横向的联系或水平的组织上,寻求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适当的关联,逐渐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把各种要素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题干中,既要处理数量问题的技能,又要有效运用这些技能于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能力,体现了整合性原则。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试题
2.在上述材料中,孔子了解学生的方法有( )。
22.教育法和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是相同的。
2.真正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是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33.按照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问题都与个体的( )有关系。
6.为什么?
3.心理相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基本的伦理关系,也是我国新型师生关系最本质的特征。
7.14世纪,欧洲学校的课程有算术、几何、天文等,到16世纪,增加了地理和力学,17世纪,又增加了代数、三角、物理和化学等。这说明对教学内容变化产生影响的是( )。
8.从教师的教来看,教学环节的基本顺序是( )。①评价 ②备课 ③辅导 ④上课
37.研究发现,学习活动结束后立即睡觉,对学习内容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再进行其它学习活动保持的效果要更好些,这是()的影响。
10.班主任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选出有针对性的人物和事例鼓励学生,不断提高学生修养,该教师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
21.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通过遗传获得的一些本能反射行为,如吮吸反射,属于儿童最初的图式。
18.教育中十分强调因材施教,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该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