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惩罚服从阶段
B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正确答案 :C
解析
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别是: 1. 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在作出道德判断时,以免去惩罚与服从权力为依据,认为凡是造成较大损失、受到较严厉惩罚的行为都是坏的行为。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的儿童在作道德判断时,仍会受行为结果的驱使,但也关注互惠性的想法。 2. 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处于此阶段的儿童青少年看来,一种行为是否正确,要看其是否被别人喜爱,能否取悦他人。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在本阶段,社会规范和法律代替了同伴群体的规范。对社会赞许的需求不再是道德判断的依据,更重要的是要遵守法规、尊重权威,尽个体的责任和本分,维护社会秩序。 3. 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在处于此阶段的儿童青少年眼中,法律与道德规范是大家共同约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处于此阶段的儿童青少年,能够依据自己选定的基本伦理原则、个体良心办事。“认为有利他动机的就是好的,有利己动机的就是坏的”实际体现的是遵守法规、尊重权威,尽个体的责任和本分。 利他行为是受到社会赞许、他人喜爱的行为;利己行为是受到社会和他人谴责的行为。所以儿童判断行为的好坏时,认为有利他动机的就是好的,有利己动机的就是坏的,此阶段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故本题选C。
相关试题
14.小学生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便不再起作用。( )
19.发现学习一定优于接受学习。( )
12.宾宾看到安安扶老奶奶过马路很是敬佩,宾宾的这种敬佩感属于( )。
26.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的是( )。
7.教育机智是教师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
6.我国现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分为两种:一种是“五四”制,即小学5年,初中4年,另一种是“六三”制,即小学6年,初中3年。( )
8.下列关于智力的性别差异,陈述正确的有( )。
30.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50.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 )阶段。
根据气质的体液学说,《三国演义》中以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的张飞属于( )。
遗忘规律是先慢后快这意味着学生可以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再加强复习。
5.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