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顺序性
B
差异性
C
不平衡性
D
阶段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差异性、互补性。 A项:顺序性表现为身心两方面的发展呈现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 B项:差异性是指学生身心发展在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倾向等方面具有个别差异性。有的学生聪明早慧,有的则大器晚成。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 C项:不平衡性强调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平衡;二是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平衡。身心发展的平衡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适时而教。故本题答案为C。 D项:阶段性是指学生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个阶段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跨入到另一阶段。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在教学中要分阶段教学,不能搞一刀切。
相关试题
教学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48.简述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1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教师劳动的( )。
3.英国最有可能的学制类型是( )。
19.“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36.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 )
6.( )指个体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规范和评价自己的行为。
11.( )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
40.教育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构成。
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学习=成长。
32.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正式实施的是壬寅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