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长期消极的归因心态有碍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B
学生的所有问题都应该归因于努力
C
归因理论最早是由韦纳提出来的
D
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E
教师的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
正确答案 :A D E
相关试题
35.下列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观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
5.教育发展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发展教育。( )
8.郑老师在进行教学前,通常会先了解学生接受的能力以及他们目前的智力体力发展水平,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张衡传》之前,郑老师布置预习题:我所了解的张衡。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张衡这位历史上罕见的伟人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确定课内外知识有机联系的角度和“适时重敲”的分寸。这体现了教学的( )原则。
10.形式教育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和能力。下列被形式教育论认为最有发展的学科是( )。
41.小沈是爱国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一次全校大扫除中,班主任邹老师安排小沈擦教室的窗户时,凳子倾倒,小沈摔倒在地受重伤,住院花了不少钱,下列关于该事故,说法正确的是( )。
24.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可见,进行课堂教学管理,是教师师德修养不可缺少的。( )
77.下列人物和理论对应不正确的有( )。
33.下列说法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小学教师在授课时经常使用直观的模具进行讲解,中学教师则善于运用讲授法和演示法讲解问题,大学老师则直接讲授抽象的问题。这是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的( )。
3.下列例子与埃里克森所提出的社会化发展理论相对应正确的有( )。
19.厌恶疗法是将求助者直接暴露于刺激情景中,持续一段时间,让焦虑自行降低。( )
教育法的遵守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行为,正确享有权利,切实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