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合理。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B
合理。体现了奖惩结合的原则
C
不合理,教师不得歧视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
D
不合理,教师应该照顾他的视力问题
正确答案 :C
相关试题
五、解析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先判断对错,再简述理由)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识记材料的时候,学习程度超过100%则为过度学习,过度学习是不必要的。
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来确定教育目的,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这种教育观点的代表人物有( )。
认为学习的结果不是S-R的直接联结,主张把行为主义的公式从S-R改为S-O-R的心理学家是( )。
班杜拉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中小学、幼儿园每餐均应当有学校领导与学生共同用餐,并做好陪餐记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8月19日上午,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在( )开幕。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出席开幕式。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用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等对学生进行奖励。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 )。
有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考好是因为考试题正好是自己不擅长的,自己运气不好。那么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