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
B
态度是一种外部准备状态
C
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
D
态度是一种不稳定的心理倾向
正确答案 :A C
解析
事考帮解析: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对于该概念,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任务,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感意完成任务;(3)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4)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它是包罗万象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5)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6)态度具有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它一旦形成,就将持续段时间,不轻易改变,这是态度的抗变性。故本题答案为AC。
相关试题
小明喜欢打篮球,经常放学后作业没做完就去打篮球了,妈妈为了让小明改掉这个坏习惯,要求他每天放学回家后先完成作业再出去玩,如果一周都能坚持的话,周末就让其多玩一个小时的篮球。小明为了得到多一个小时的玩篮球时间,逐渐养成了放学后先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中的( )
电影或电视画面上的人物原本是静止的,而我们的视觉系统却将它们看成是动态的,这是( )在起作用。
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不包括( )
正所谓“熟能生巧”,在教学中,练习的次数和时间越多越好。
1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一种( )。
骑车动作、游泳动作、各种技能动作经练习掌握后,即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重复操作,仍能保留而不遗忘。这是利用了( )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0.85分,共8.5分)现代教育的教育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品质。
在学习迁移的类型中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 )
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人在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产生自卑感的原因有( )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33分,共31.92分)( )是一个班集体发展水平的标志,其包含纪律、习惯、文明礼貌等诸多因素。
班级民主管理实质上就是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 )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开始,日益显得重要,是成就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