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解析
(1)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规定了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德智体等方面期望达到的程度。它是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基础,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2)确定课程目标,首先要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以便确保这些要求在课程中得到体现。其次要在对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求、学科的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确定行之有效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来源有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学科的逻辑、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的需要四方面。
相关试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危机是( )。
三、判断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组成的,所以德育过程必须从培养教育者的正确认识开始。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
下列处置中属于替代强化例子的是( )
先行组织者
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下列反应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观的有( )。
学生学习的“关键期”概念是由奥地利___________学家洛伦兹提出的。
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
依据经验和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为(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7.简述练习曲线。
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段,( )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