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史记
B
朝花夕拾
C
孔乙己
D
逍遥游
正确答案 :A
解析
金标尺答案:A
本题考察常识
解析:翦伯赞对《史记》的评价: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山祖师,《史记》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他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他还说:“《史记》虽是纪传体,却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司马迁“几乎注意到历史上社会之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每一方面的动态,而皆予以具体生动的描写。所以我以为,《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
故本题答案是A。
拓展:
1.韩愈对《史记》的评价:“汉朝人莫不能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杨雄之为最。”他认为司马迁作品的风格是“雄深雅健”。
2.金圣叹对《史记》的评价:把《史记》作为“六才子书”之一,评论《史记》序赞九十多篇,他在评《水浒传》、《西厢记》中多次赞扬司马迁,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他说:“隐忍以就功名,为史公一生之心。”
3.钱谦益对《史记》的评价:在《物斋有学集》中说:“司马氏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创立《史记》。”
4.梁启超对《史记》的评价:“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
5.鲁迅对《史记》的评价:“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司马迁写文章“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因而《史记》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的评价成为《史记》评论中的不朽名言。
6.郭沫若对《史记》的评价:“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1958年郭沫若在为司马祠题写的碑文中对司马迁有“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的赞语。
7.柳宗元对《史记》的评价:“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相关试题
5、在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中,市场对于月饼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而月饼企业也不会放过这个销售黄金时期,纷纷涨价。从宏观环境角度来看,这属于( )
80.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5在一些地方,老年痴呆被视为自然衰老的结果;对一些患者,老年痴呆被当做矫情做作、______的表现。这种长期存在的“污名化”和“病耻感”,_______阻绝了沟通的可能,______耽误了治疗的黄金期。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51、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65、血红蛋白:运输:氧气,与这组词逻辑关系上最为一致的是()
52、较喻是一种“喻中有比”的比喻,其特点是把被比喻物(本体)和比喻物(喻体)放在一起相比,既显示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又突出本体和喻体在程度上的不同。较喻有三种类型:强喻型,弱喻型、等喻型。强喻型本体在程度上超过喻体;弱喻型是本体在程度上不及喻体;等喻型是本体与喻体在程度上大致相等。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较喻中的弱喻型的是()
34、血栓就像是游走于血管内的幽灵,一旦堵塞血管会使血液的运输系统瘫痪,其结果是致命的。而且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严重威胁着生命健康。更可怕的是,99%的血栓是没有任何症状及感觉的,甚至到医院心脑血管专科做常规检查,血脂、血压、心电图等一切指标正常,却在人们不知不觉或自以为心脑血管没问题的情况下突然发生。根据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41、某次体测,平均分为72分,其中有3/5的同学及格,不及格的同学平均分为45分,则及格的同学平均分为()分。
14人们选择倍数的背后各有原因,在娱乐休闲的内容中,质量( )是人们在吸收内容时,选择倍数的重要原因,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30、“这世界会变大,只要敢说普通话,用语言沟通你我他,朋友遍天下。”十几名彝族孩子唱着《学谱歌》,清脆的童声在四川乐山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底底古村回响。“对彝区孩子来说,打通语言关,能为他们今后上学打下坚实基础。对彝区文明风气、彝区建设乃至彝区对外交流都有积极作用”,乐山市教育局副局长周芹介绍。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55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其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最常见的为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的反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33、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20年10月12日消息称:天文学家通过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望远镜观测到在2.15亿光年外的波江座螺旋星系中,一颗恒星被一颗超大质量黑洞撕裂并吞噬,这是迄今为止天文学家看到的距离最近的恒星“临终”燃烧过程。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12日的《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论文和著者、智利圣地亚哥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研究员托马斯•韦弗斯说:“当一颗不幸的恒星与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距离太近时,黑洞的极强吸引力会将恒星撕成细薄的物质流。”这些物质流就像意大利面条一般,当这些细细的、薄薄的恒星物质落入黑洞时,会释放出明亮的高能耀斑,并为天文学家探测到。最适合作为上述文字的标题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