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A
x
B
正确答案 :A
解析
国培解析:本题考查隐性课程。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景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学校文化是一种隐性课程。故本题正确。
相关试题
2.针对以上材料,关于个人在个体成长中的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
3.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下列属于具体迁移的有( )。
二、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1.“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是贯彻( )原则的体现。
5.关于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3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14条的规定,下列那种情况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
36.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劳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他的工作对象--儿童经常在变化,永远是新的,今天同昨天就不一样。教师不可能采用循环往复的方法对待每届学生,不可能采取一成不变的方法对待每个学生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影响效果。因此,教师的劳动应该体现教师( )。
41.对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或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这属于教育行政处罚中的( )。
7.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
很多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习惯于“三七二十一”这一记忆顺序,如果问他们“几乘以三等于二十一”,很多人都反应不过来。这是一种( )现象的消极作用的表现。
23.行政诉讼属于教育法律救济的行政渠道。( )
16.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 )。
18.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