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B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C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
满招损,谦受益
正确答案 :B
解析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或者挫折,“梅花香自苦寒来”中的“苦”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的“艰难困苦”指的是挫折性;但是从最终趋势来看,事物总是会发展的,要坚定信心,拼搏奋斗,最终必定会获得成功,前句中的“香”和后句中的“成”体现了这一观点。所以,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本题答案选B。
相关试题
只有矛盾的斗争性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13. 丝瓜俯视着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结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微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含义一致的是( )。
质变和量变的区分标准是( )
辩证法既可以和唯物主义结合,也可以与唯心主义同流。 ( )
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年轻时,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
下列观点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
16.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 )。
每一次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
(单选题)“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就是大道理。”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从1931年12月1日中央红军渡过湘江,至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召开,一个半月之内,中共中央连续召开了三个重要会议:12月12日的通道会议,12月18日的黎平会议,1935年1月1日的猴场会议。这些会议中,毛泽东与其他中央领导的沟通,宣传自己的主张,红军作战的方针以及战略转移的方向不断经过修正,为遵义会议召开做好了铺垫和准备。这说明( )。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揭示了矛盾的( )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