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D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关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相关试题
在我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也列席人大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人民政协有权对()。
当今社会,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很大。网上聊天、网上冲浪、网上购物、博客……不少人利用网络的便利,进行学习、研究和娱乐,学习工作成效显著,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但是,有的青少年迷上“网络游戏”,耽误了学业或工作,甚至诱发了犯罪。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网络的看法? (14分)
某地考核领导干部有新规定,群众投票不满意率达到50%就不称职,不称职者将进行组织调整或降职安排。这反映了我国公民通过()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五、论述题(25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理念,赋予生态文明一张鲜活面孔。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在生态文明的发展进程是持续推进。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10年来下降了12.9%;我们已经实行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多年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十一五”期间,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只要我们沿着这一方向坚持不懈,持续努力,人人树立起“美丽中国,有你有我”的观念,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美丽中国”既是蓝图,也是路径,秉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中国的发展就能一路好风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结合材料,谈谈党和政府如何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四、案例分析题(40分)钱某,与前妻谢某有一子钱亮,离婚后钱亮归谢某抚养。钱某现任妻子王某与钱某生有一女钱小颖。钱某的父母一直与钱某的姐姐钱娜生活。2008年年初,钱某父亲去世。同年6月钱某因车祸身亡,遗留财产40万元。对于钱某的40万元存款享有继承权的是哪些人?并说明理由。(12分)
有人认为我国当前社会“不患寡而患不均”,“分好蛋糕促和谐”。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来理解,此观点()。①指出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性 ②看到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③没看到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④认为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我国民众举行“保钓抗日”游行示威活动( )。
王某持匕首抢劫张某,在争斗中王某头部撞击墙角昏迷倒地,匕首掉在地上。张某见状,捡起匕首往王某心脏部位猛刺数下,导致王某死亡。对于张某用匕首刺死王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已经成为社会特别关心的问题。在短短的34年里,中国从一个分配最为平均的国家,一跃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下列对收入分配差距认识正确的是( )。
2012年10月24日18时,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截至,全国共138.3万人通过审核,其中最热的职位逼近“万里挑一”。这对劳动者的启示是()。
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优于遗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