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由此可知,这体现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相关试题
19.青少年在童年期思维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青年期以抽象思维为主,这体现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特点。
21.儿童经过反复学习,当看到或听到“杯子”一词时,知道它的读音或者懂得拿起“杯子”这种实物,这是概念学习的结果。
8.下列关于智力的性别差异,陈述正确的有( )。
4.教学过程之所以具有特殊性,是因为( )。
学生在掌握金属的一般特性之后,再学习金属铜和铁的具体特征,这种学习称作( )
在北京奥运会上,很多游泳运动员穿着“造鱼皮”的游泳衣进行比赛,这种泳衣的发明创造活动体现了哪种心理影响机制?( )
以下不是托尔曼提出的概念的是( )。
如果学习了材料一,再学习材料二,在回忆材料一时,材料二对回忆产生了干扰,那么这种干扰属于()。
17.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8.一名调皮的学生屡次扰乱课堂,教师请他站到教室后面。该老师运用了( )。
52.( )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5.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