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如果采用逃避方式处理冲突,则“眼不见心不烦”
B
“不打不相识”,冲突也有可能产生正面的影响
C
两个人的冲突可能发展成多边性的关系不和谐
D
虽然就冲突本身而言都是坏的,但处理方式上的不同则决定其积极消极的性质
正确答案 :D
相关试题
60.吴华向心理老师自诉,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身体也伴有心慌、气短、口干、出汗等症状,心里难受极了,学习成绩也下降了。这种心理问题是( )。
42.托尔曼首先提出了中间变量的概念,认为学习的结果不是S与R的直接联结,主张把S-R的公式改为S-O-R公式,O代表( )。
根据福勒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研究,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阶段。
16.“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 )。
50.中学阶段是性格形成发展的( )。
80.新教师更多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专家型教师则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很少谈论课堂管理问题和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这反映二者在( )的差异。
18.在学校某些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通常都会用红色或者黄色的警示线进行区分和隔离,从感觉的角度来看,这符合( )的规律。
66.司机利用工具检查、修理出故障的卡车发动机,其思维类型是( )。
41.下列选项中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是( )。
54.学生在小学教学课程中通过测量学习正方形四个角都是90度,在中学教学课程中通过证明学习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
97.针对学生家长和该校的做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54.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