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不构成犯罪
B
因没有事前的通谋,故不与甲构成共同犯罪
C
构成交通肇事罪
D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金标尺答案】C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共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2款的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由此可知,乙作为乘车人指使甲逃逸,导致丙因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而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试题
9、精准扶贫就是让所有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77、从主送机关看,该公文存在的问题( )
48、(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88.我国要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
68、在是非对错上必须讲认真,对是非对错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防微杜渐,就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哲学角度讲,这启示我们()。
78、按照公文写作要求,该公文正文的主要问题是( )
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89、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 )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32、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双重目标,我们在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
12、下列作品与评价对应不正确的是( )
1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就是“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76、根据公文标题的写作要求,该公文标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