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
B
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
C
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
D
惩罚和服从定向水平、利己主义定向水平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其中,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相对功利主义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阶段、普遍伦理定向阶段。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相关试题
选手李四维为实现在CCTV 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夺得冠军的梦想而努力学习。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他的学习动机中占主导地位的内驱力是( )。
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以后遇到同样类型的问题还会采取先前的思维模式去解题,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
17.通过对原则的演绎,推广和应用而确认某特殊事例隶属于原则之内,这种学习即是奥苏贝尔提出的上位学习。( )
15.教师在对抑郁质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应采取含蓄的方式,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指责或批评他们。
二、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1. 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
28.教师的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6.遇到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是?( )
40.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定律不包括( )
34.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
19.在心理学史上,被称为“第一势力”的是人本主义。
6.广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9.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是榜样或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