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导向性原则
B
疏导原则
C
知行统一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正确答案 :B
相关试题
13.面对人的遗传素质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教育是无能为力的。( )
9.行为主义教育观把学习看成( )
一、判断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选项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0分。)1.我国古代,最早的学校教育形式称为“序”。( )
12.教学的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运动规律,教给学生科学知识。( )
11.没有具体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活动的选材由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定,这种课程理论属于( )。
9.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洛扎诺夫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了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称之为( )
22.小明酷爱篮球,有一次因为打篮球而与隔壁班的同学发生冲突,大打出手。老师为了让小明吸取教训,规定他未来一周都不能打篮球。老师的做法属于( )。
8.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原则是( )
6.以上案例给我们的启发是( )
13.“标准化的教学很可能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 )。
37.学生先学习了苹果、香蕉的概念,再来学习水果的概念,这属于( )。
20.对初中生来说,完成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般需维持较高的焦虑水平,才能有较高的学习效率,而解难度大的几何题则需要保持较低的焦虑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