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对
解析
本题考察因材施教,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如果根据每个学生的个别化需要而专门为其量身定做教育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那么所有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都可以从中受益。
相关试题
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造简明的知识体系的策略是( )。
泰提出的“课程原理”所包含的四个阶段中,( )为最关键的一步,且其他都是围绕其展开的。
一、单项选择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 )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教学中以视觉的方式提供信息,主要是指让学生利用视觉获取信息,不仅指在教学中更多地使用图片或视频,也包括利用板书、卡片、动作等。
动机可以理解为在( )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需求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
“岁寒三友”和“四君子”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岁寒三友”和“四君子"均包含(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关键是(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布克与诺维让两组大学生以最快速度和正确性来做练习,连续进行75次,每次30秒,在前50次练习中,甲组知道每次练习的成绩,乙组不知,自第51次开始,两组条件对换,结果前50次甲组成绩比乙组好,后25次甲组成绩变坏了,乙组成绩明显上升(见图)。(1)试解释甲、乙两组的成绩为什么会发生变化?(2)这个实验结果对我们日常教学有何启示?
二、判断题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属于程序性知识。
关于学习和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的理论认为发展先于学习。
为向教师和学生不断提供学习成败的反馈,制定或修改教学计划,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测量称为(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一位小学老师教授英语课《保护地球》,教师在教学媒体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从课堂的导入到新内容的呈现,新内容的操练以及新内容的运用等环节都使用了课前自制的大量图片以及写有词汇和句子的纸条。一节课下来,黑板上贴满了纸条,几乎没有直接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 试从教学原则、教师角色、学生学习及教学媒体四个角度剖析上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