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发文字号
B
签发人
C
成文日期
D
附注
正确答案 :B D
解析
公文的构成要素,也称公文的组成部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第九条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公文都要由这些要素组成,其中的“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成文日期、印章、主题词、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这9个要素是一般公文的固定组成部分,其他要素是否标注,要视公文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关试题
72.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是( )。
5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的本质体现。
6.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义务主体则是不特定的。
54.公文生效的标志是( )。
95.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34.啤酒的度数是指其酒精含量。
18.请示需通过请示的提出、初步审议、正式辩论、修正、表决、通过和公布等过程。
15.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为人民服务。
49.制定社会保险法体现了依法治国基本要求中的( )。
40.2017年5月10日,韩国新总统( )宣誓就职,他表示将成为全体国民的总统,力争打造全民团结和谐相处的全新国家。
3.2017年5月23日第四十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是自中国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以来第三次担任东道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