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时事热点。 “双减”政策的含义为一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二是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这一政策意在猛药去疴,彻底扭转“课上减课下补、面上减私下补”的现象,把学生从过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教授知识是手段,而育人才是根本,这是教育的初心和目的。“双减”政策的发布,正是针对教育内卷,教育资源不平衡等问题,维护教育公平化,缓解教育焦虑,避免教育上的短视化、功利性,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同时针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考试质量不高和“唯分数”倾向等问题,以及教师校外有偿补课等不良现象,也提出了针对性举措。 “双减”政策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能否大力推行下去,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仍需多方配合。 在学校方面:(1)首先要确保开齐开足各类课程;(2)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促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3)全面改革学生评价,改进传统、单一的结果性评价机制,强化过程性评价。 在家长方面: (1)密切家校联系;(2)更新育儿观念,了解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提升自身育人素质和能力,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3)融洽家庭氛围;(4)要指导学生合理用好在家时间。 在社会方面: (1)提供校外活动场所和资源;(2)探索社区教育服务;(3)宣传科学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社会育人氛围。 "双减”并非一减了之,也并非意味着学生没有丝毫负担。“双减”目标的达成、效应的发挥,离不开家庭、学校的协同配合、共同发力。
相关试题
4.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 )。
3.下列各句中,括号里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10.17世纪法国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9.提倡“问题小说”并创作最力的新文学社团是( )。
7.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 )。
第二部分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7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括号里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5.六书是汉代人根据( )的形体分析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六条造字原则和具体的造字方法。
12.同是悲秋之作,此诗的后两联与杜甫《登高》的后两联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10.《教育法》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 )
31.正在上课时,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他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
3.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58.某小学教师上课无教学方案,不及时批改学生作业,不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该教师违反了下列哪一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