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何老师面对不同学生的答案,给出不同的评语,做到了因材施教
B
何老师的教学,只注重学习结果,不注重学习过程
C
何老师没有具体指导学生学习,学生的主体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D
何老师对小杨的评价是消极评价,挫伤了他的学习积极性
E
何老师对小杨的评判使其他同学吸取了教训,教学方法得当
正确答案 :B C D
相关试题
三、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那么,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包括( )。
42.教师赵某违反学校管理制度被校长在全校会议上点名批评,赵某的丈夫王某听说后,不辨是非,在校长下班的路上将其打成重伤,情节严重。依法应对王某追究( )。
35.龙龙是班级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东东暗暗在心里将龙龙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凡事都模仿龙龙,并且希望以后自己的成绩也能像龙龙一样好。东东的做法属于( )阶段。
【不定项】1.下列对于张红没有上好这节课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6.人们常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人或者动物的某些行为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时间,在此时期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行为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下列不能反映出该时期存在的例证是( )。
27.有人认为“幼儿的自言自语其实是出声的思维。他们大声地‘思考’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从内部控制自己的思维”。支持该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3.德育目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21.小王在观看了电视剧《白夜追凶》中外卖小哥碎尸杀人的情节后,再也不敢点外卖了。小王的反应属于刺激的分化。( )
13.想要做一件合身的衣服,我们要“量体裁衣”;想要种一颗树,我们要了解树木的特点。生活尚且如此,更何况培养学生呢?这要求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遵循( )。
22.到了冬天,农民饿得厉害。一天晚上忍不住敲开了财主家厨房的门。农民恳求仆人让他靠近灶头暖暖身子, 仆人答应了;过了一会,农民从怀里掏出几块石头,恳求仆人把灶炉借给他,让他做一顿“石头汤”,仆人很好奇并觉得没什么损失便答应了;“石头汤”熬得差不多,农民向仆人借点盐,仆人二话不说给他拿来了盐, 顺道看到灶台的几片菜叶、砧板上一些肉末,都一股脑放到了“石头汤”里,农民便吃到了入冬以来最丰盛的一顿汤。这个故事体现了印象形成效应中的( )。
14.王老师规定积累到60朵小红花,就可以获得一盒彩笔,这属于定比强化。( )
25.古德莱德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其对课程概念体系进行了划分。以下对于其划分的课程类型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