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购物车

APP下载

扫码下载事考帮APP

回顶部

搜题
APP下载

扫码下载事考帮APP

单选题 9.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承载体,是世界上存续时间和使用最长的文字,下列字体中出现最晚的是( )

A

金文

B

隶书

C

楷书

D

草书

正确答案 :D

解析

金标尺答案:D。本题考察常识。
解析: “汉字七体”指汉字独有的七种结体方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甲骨文, 金文 , 篆书 , 隶书 , 楷书 ,草书 , 行书。
(1)甲骨文:出自商朝,距今有3600多年的历史。顾名思义,甲骨文就是刻在甲骨(龟壳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甲骨文从形成到稳定经历了很长时期,现在出土的甲骨文具有对称美观的特点。甲骨文是典型的象形文字,甲骨文的系统化为我国历史研究提供了巨大便利。它是历史本身,也是历史的根源,现在的中文汉字都是从甲骨文演变来的。
(2)金文:出自商周时期(起源于商,发展于周)。和甲骨文一样,金文的出现也具有特殊用途: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多记载天子贵胄功臣的事迹。周时期,青铜器技术已经成熟,随着年代更迭,金文渐渐发展到了3700多字,可识别2420个字。金文使用年代横跨商朝末期、东西周八百年,到秦统一后才渐渐退出主流舞台。
(3)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广义指秦国统一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六国文字),狭义指西周后期古代秦国的文字,又称籀(zhòu)文,代表(或称)石鼓文。大篆已经有了现代文字的特点,笔画细致流畅。小篆:形成于战国时期,秦朝统一标准。秦始皇统一后,“书同文、车同轨”,在大篆的基础上简化出了小篆,统一了六国文字。不得不说这政策属于真·神操作。小篆对称长方,笔画粗细均匀,是中国第一次标准化的系统文字。小篆的美观使得至今仍有很多产品使用其作为装饰。
(4)隶书:起源战国,成型秦朝,繁荣汉代。“蚕头燕尾”是隶书最大的特点。根据史料,隶书的使用可能起源秦大统一时期,焚书坑儒导致管狱文字工作加重,为记录方便,简化了篆书的书写。大概文字使用的人数越多,越容易走向简化的过程。汉代隶书已经非常接近(重合)现代使用的文字。
(5)楷书:起源汉代,魏晋南北朝流行,唐朝顶峰。楷书是我们现代人最熟悉的字体,现代很多美型字体都以楷书为雏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对楷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楷书的奠基人。楷书之后,之后很多字体,包括现代许多艺术字体,都以楷书为雏形。
(6)行书&草书:形成汉代,发展繁荣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要将这两者一起说呢,因为这两者都是字体的变形,草书是隶书变形,行书是楷书变形,是书法家们为了弥补楷书书写缓慢而创造形成的字体。目前这两种字体的起始已经无法考据,奠基人物仍是王羲之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