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解析
这段时间学生心理辅导应该体现立德树人、德育优先,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文关怀,彰显学生生命价值,激发学生生命潜能,老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思考: 第一、教师要明白,疫情之下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目标是在学习中实现心灵成长。疫情下的心理辅导主要目的并不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不是去除学生的心理疾病,而是教会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中做出当前最好的选择,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富强祖国、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向医护英雄、奋发图强的人学习。 第二、教师要学会借脑、借力、借平台,规避广大老师家长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专业短板。大多数老师和家长都不是心理学专家,也可能不是科班毕业,但现代科技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案,用上相关视频、音频资源库,也可以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比如学习强国、央视频,以及中国妇女网在疫情期间与专业机构联合推出的解析生命与家庭之爱的“夜来听”栏目,都可以用起来。让学生在赏析视频、聆听音频的过程中,一起学习、一起反思、一起调整、一起成长,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 第三、教师要在具体操作中要掌握心理辅导的关键技术“一起”。“一起”是疫情下学生心理辅导的精髓。“一起”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发自真心、自然流畅。不管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心理辅导都一定要真心为学生提供倾听、陪伴、关注等支持。第二个层面:心心相印、同频共情。疫情期间虽然每个老师不能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和学生面对面、手拉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线上活动心连心,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在关键时刻多给学生一些“及时雨”,随时随地都能感觉到学生的心理变化,随时随地都和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成为学生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第三个层面:随机应变、直指人心。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不能刻舟求剑,墨守成规,要根据学生的“口味”和心理状态随机应变,精选能够体现我们想法的视频,经过剪辑、编辑后分享给学生,学生在观看贴心视频或听定制音乐的过程中体验感悟,才会自然而然实现我们想要的目标。 (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试题
杜威的理论是现代化教育理论的代表,他提出了( )。
我国学者过去一般对学习的分类不包括( )。
在词汇判断任务中,先呈现“牛奶”再呈现“面包”,与先呈现“电脑”再呈现“面包”相比,前者将“面包”判断为词的反应时比后者短,这种现象称为( )。
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时期,提出废除课堂教学、课程表以及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的教学改革实验是( )。
下列不属于孔子学习理论的是( )。
问题解决效率受问题的难易和问题解决者情绪状态的影响,当解决难度大的问题时,动机水平应处于( )水平。
赞可夫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时,教学才有好的结果。通过长期广泛的教学实验,赞可夫提出来五条教学原则,其中不包括( )。
托尔曼的认知一目的说是建立在他及其同事的大量白鼠学习实验的基础之上的,其中( )是其典型代表。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亲密对孤独的冲突处于哪个年龄阶段?( )
按照维纳的归因理论,能力的高低是内部、稳定和不可控的因素。( )
下列选项中,心理学家与其所属的学派搭配正确的是( )。
“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 )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