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对
解析
本题考察教学实践,在教学中以视觉的方式提供信息,不仅指在教学中更多地使用图片或视频,也包括利用板书、卡片、动作等,主要指的是让学生利用视觉获得信息。
相关试题
动机可以理解为在( )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需求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
为向教师和学生不断提供学习成败的反馈,制定或修改教学计划,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测量称为(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三鼎甲”指的是( )。
三、简答题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问题的认知水平与学生回答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请从下列问题归类到相应的认知水平栏目中(只需填写序号即可)。A.光合作用的定义是什么?B.航海图上有几种颜色?C.你认为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得怎么样? D.南京与北京两地的气候有什么不同?
皮亚杰认为儿童5岁以前是无律期,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来考悲问题。
下列选项中,与例图的四个图形有一致性规律的是(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关键是(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布克与诺维让两组大学生以最快速度和正确性来做练习,连续进行75次,每次30秒,在前50次练习中,甲组知道每次练习的成绩,乙组不知,自第51次开始,两组条件对换,结果前50次甲组成绩比乙组好,后25次甲组成绩变坏了,乙组成绩明显上升(见图)。(1)试解释甲、乙两组的成绩为什么会发生变化?(2)这个实验结果对我们日常教学有何启示?
《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都阐明了( )教学原则。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师本人是学校最主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句话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一、单项选择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 )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关于未来教育的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认为,未来的学习者重于考虑、发掘问题、及时培养问题求解能力,于是( )策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