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生理活动
B
心理活动
C
认识活动
D
实践活动
正确答案 :B
相关试题
教材的编写由“学程式”向“教程式”发展,这是当代教材发展的新动向。
通常,个体会阻止不愉快的记忆内容进入意识,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
我国的教师节成立于( )。
30.( )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3.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34.苗苗进入初中后,接触了《道德与法治》这门新课程,在该课程的《认识自己》章节中学到了关于“如何认识自己”“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怎样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等内容。那么,这些内容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 )。
19.佳佳的学习成绩一般,但小提琴拉的非常好。因此,班主任经常鼓励佳佳参加小提琴比赛,还帮助她补习功课。这说明班主任坚持了( )。
20.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学龄期的孩子处在主动感对内疚感的认知危机阶段。( )
12.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分别是教师的激励和教师的想象。( )
直接讲策略之后,提出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进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程度,直至由学生完成所有成分和步骤,这属于学习策略训练的( )。
13.2018全国两会期间,传统文化成为热议的焦点,多位代表、委员围绕传统文化从不同角度建言献策,纷纷建议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在教育领域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
人的态度和品德形成时,最稳定、最持久、最为系统的阶段是内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