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属于紧急避险
B
属于紧急避险过当
C
不成立紧急避险
D
属于假想避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利益。 紧急避险,又称“紧急避难”。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消防队员有救火的义务,因此ABD三项说法错误,C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
相关试题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使合法收入得到有力的保护。过高收入得到合理调节,隐性收入得到有效规范,非法收入予以坚决取缔。下列属于调节过高收入的措施是( )。
9.国有企业的员工工资收入属于( )。
5.某个时间段内,我国连续四次降低利率,连续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促进经济增长,这种手段属于( )。
处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时,应( )。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编制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对工作人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所在单位的要求,参加( )。
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充分体现了( )。①共性寓于个性,共性统摄个性 ②个性包含于共性,个性离不开共性③共性和个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④共性和个性相互转化,相互过渡
32.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是( )。
49.行政公文常用的修辞有( )。
46.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露露的下列行为应受保护的是( )。
29.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45.( )是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先导和源泉。
27.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