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替代性强化
B
自我强化
C
正强化
D
负强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斯金纳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其中,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中,李老师的行为是为了增加冯佳课堂发言的概率,为此撤销了一个厌恶刺激,属于负强化。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试题
16.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繁殖—停滞阶段中提到的繁殖感是指繁殖下一代的需要。
7.某教师在进行《赠汪伦》的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再带领学生吟诵,配上离别的音乐,加上适当的动作,帮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20.小刘在日常生活中,既能驾驶自己的汽车,也能驾驶其他不同型号的小轿车。小刘对不同类型汽车驾驶技术的迁移属于( )
13.儿童的发散思维在3—4岁出现第一个增长期,7—8岁出现第二个增长期,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差异性。
31.某教师认为,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教室环境应该布置的简单素雅,在授课时教师的走动应该适当。此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实质教育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向学生教授与生活相关的广泛知识内容,以下被实质教育论认为有发展价值的实质学科是( )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外教育的是( )
19.教育部201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中对教师的处分有: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
30.在学校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活动中,为了避免竞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应该( )。
16.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总结的学习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是( )
8.以下现象中,属于学习动机中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有( )
【不定项】5.针对以上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