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发现学习
B
接受学习
C
合作学习
D
互动学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接受学习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这可以在短时期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故本题选B。
相关试题
教育科学研究史最基本、最普遍的研究方法是()
班级秩序形成的关键是()
多媒体课件服务于教学,能将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活动生动立体,但多媒体教学并非越多越好。这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的角色是()
斯金纳认为凡是能够提高反应概率或者反应可能性的手段,都可以称为强化。
某老师私自翻看学生小明的笔记本,发现上面画了自己的画像并标明“黄脸婆”,便要求小明放学以后不准回家,到办公室写检讨。该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下列影响学与教过程的学生要素有()
根据课外活动的机能,可将课外活动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和()
综合写作(本大题共30分)1920年,夏丏尊先生看完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后写道:“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是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先生在20世纪初的思索,一直拷问着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人的心灵。教育者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不是容器,教室不是生产车间。教育的本义在立人,在“上所施”与“下所教”之间,给予人发展的能力,并引其向善;而如果忽略了“人”,即使形式繁荣多样,其实教育也没有真正发生。认真分析上述材料,请结合报考岗位和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明确,思想深刻,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表述流畅。
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根据材料1-2,作答51-52题。综合实际与材料1,谈谈你对触游年龄低龄化现象的认识。
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型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
课前老师听写英语单词小敏赶紧临时抱佛脚看了几遍,这种记忆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