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注意的范围
B
注意的稳定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
正确答案 :A
相关试题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24.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 )。
35.在教师聘任法律关系中,受聘教师具体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是法律固定的,与之对应,聘任者具体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也是固定的。依据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是否完全特定化,这种教育法律关系的类型是( )。
2.下列选项与孔子的教育实践不符的是( )。
24.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说明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言教胜于身教。
13.下列不属于情绪教育与辅导目标的( )。
6.显性和隐性课程互相推动、互相补充,互相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30.为了记住“帽子、雪山、房屋、猫、信封”等词语,而进行“你戴上帽子去爬雪山,雪山上有一间房屋,里面有一只猫在抓信封”这样的联想,所运用的学习策略是( )。
9.上初三的杨浩对班主任说:“我上个月满了18岁,我想出去打工赚钱不想读书了。”但班主任拒绝了他的退学申请。针对此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31.将学期报告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如选择题目、查阅资料、制定纲要等来逐步解决,这种方法属于问题解决中的( )。
根据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是改变人的态度的先决条件。
12.某语文教师在讲授“灭”的时候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里点燃一根蜡烛。然后在杯口盖上一块玻璃。必须灭了。该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