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均衡性
B
综合性
C
选择性
D
自主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新课改提出的关于课程结构的特点。新课程在改进原有课程结构的基础上,体现出如下特点:(1)均衡性;(2)综合性;(3)选择性。其中,选择性表现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建立“三级课程”的管理体系,首先是从国家课程政策层面强调权力的再分配,实现相关部门或人员的决策共享;规定多少比例的必修课、每门必修课程的课时范围,留出地方与学校课程开发的空间。其次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拥有充分的、符合自身个性需求的课程选择,以实现最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题干中该校根据当地特色开发了校本课程,给予了学生更多选择符合自身个性需求的课程的机会,有利于实现课程结构的选择性。C项正确。 A项: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依据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素质教育的思想而提出的,即我国要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和谐、均衡发展的“完整”的人。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自主性不属于新课改提出的关于课程结构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相关试题
30.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的社会活动。这反映的是哪种课程理论?( )
81.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思想品德的形式具有主要意义的课程是( )
8.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
3.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评价模式是( )。
9.以显性化、精确性、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行为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目标是( )。
22.显性课程的实施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而隐性课程也总是蕴藏在显性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过程之中的。( )
5.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一般包括( )。
3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19.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 )
7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新课程改革具体内容的是( )
13.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是( )。
70.下列各项中( )提出螺旋式排列教学内容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