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泰山:河北
B
三清山:江西
C
衡山:陕西
D
雁荡山:湖南
正确答案 :B
解析
【金标尺答案】B。本题考查对应关系。 题干逻辑:九华山是安徽省的景点,二者是对应关系。A项,泰山在山东,不在河北,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三清山是江西省的景点,二者之间是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衡山在湖南,不在陕西,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雁荡山在浙江,不在湖南,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项。
相关试题
18.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如今已成为亚洲人饮食主要组成部分的美味糯米,是使中国古代一种砂浆性能超强的主要因素。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砂浆仍然是现存修复古代建筑的最好材料。①砂浆是一种用于填充砖块、石块和其他建筑材料之间缝隙的糊状物。②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距今大约1500年前,古代中国的建筑工人通过将糯米汤与标准砂浆混合,发明了超强度的“糯米砂浆”。③糯米砂浆或许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有机和无机原料制成的复合砂浆。④糯米砂浆比纯石灰砂浆强度更大,更具耐水性,建筑科学家还认为它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技术创新之一。建筑工人利用糯米砂浆去修建墓穴、宝塔、城墙,其中一些建筑存在至今。有些古建筑物非常坚固。甚至现代推土机都难以推倒,还能承受强度很大的地震。最新研究发现了一种名为支链淀粉的“秘密原料”,似乎是赋予糯米砂浆传奇性强度的主要原因。支链淀粉是发现于稻米和其他含淀粉食物中的一种多糖物或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分析研究表明,古代砌筑砂浆是一种特殊的有机与无机合成材料。无机成分是碳酸钙,有机成分则是支链淀粉。支链淀粉来自于添加至砂浆中的糯米汤。此外,砂浆中的支链淀粉起到了抑制剂的作用:一方面控制硫酸钙晶体的增长,另一方面生成紧密的微观结构,而后者应该是令这种有机与无机砂浆强度如此之大的原因。为确定糯米能否有助于建筑物修复,研究人员准备了掺人糯米数量不同的石灰砂浆,对比传统石灰砂浆测试了它们的性能。科学家说:“对这两种砂浆的测试结果表明,掺入糯米汤的石灰砂浆的物理特性更稳定,机械强度更大,兼容性更强,这些特点令其成为修复古代石造建筑的合适材料。”这一研究结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标准的砂浆成分是熟石灰,即经过煅烧或加热至高温,然后放入水中的石灰岩。”这句话适合填补在文中( )。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效率和水平地过程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企业信息化的是:
33.交通肇事罪: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下列不能定为交通肇事罪的是( )。
62. 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 )。
5.如果张生喜欢摄影,则他会喜欢旅游;如果他不喜欢摄影,则他会喜欢驾车;但是, 如果张生不喜欢旅游,则他对驾车也就不感兴趣了。据此,可以推出张生( )
90.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基本归因错误的是( )。
在知识社会里,有文化远不止于会阅读、写作与计算,如今,有文化还包括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及对信息化社会的了解。每个社会成员对这个复杂的世界都必须有相当深的了解与广博的知识,而新的传播媒介提供了大量这样的知识。在知识社会中,我们要学会如何学习,因为迅速变化是知识的基本性质。因此,学会如何学习远比掌握有限的知识更重要。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95.广义的对话的目的是寻求“对于相关主题的真正理解”,即通过不同主体间的平等对话,达到对于具体问题的“视界的融合”,它不是对主体间关于相关主题的理解和阐释的差异的简单抹平与消解,而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某种共识,从而促进不同主体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对于具体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和阐释。根据这段话,下列表达正确的一项( )。
在陈列馆里,有一只名为“西班牙公主”的船舶模型上雕刻着这样的文字:本船共计航海50年,其中11次遭遇冰川,有6次遭海盗抢掠,有9次与另外的船舶相撞,有21次发生故障抛锚搁浅。陈列馆的一面墙上,是对上千年来造船厂的所有出厂的船舶的概述:造船厂出厂的近10万只船舶当中,有6000只在大海中沉没,有9000只因为受伤严重不能再进行修复航行,有6万只船舶都遭遇过20次以上的大灾难,没有一只船从下海那一天开始没有过受伤的经历......与这段文字主旨无关的名言是( )。
33.中国人的历史知识,多半儿是从“讲史”中得来,有本事、有耐心抱着二十四史读下来的,---。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16.佝偻心情:指受到压抑的心情或不能充分流露或充分发挥的心情。下列不属于佝偻心情的是( )。
41.①小李是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高级雇员之一;②那怎么可能,小李只喝百事可乐对话中,②的陈述隐含的一个前提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