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犯罪行为
B
犯罪结果
C
犯罪目的
D
犯罪动机
正确答案 :A
解析
34.【事考帮答案】A。考查法律-刑法。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都必须具备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这四个要件。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犯罪活动外在表现的诸客观事实。它一般包括危害行为、行为对象、行为的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要素。其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要要素,其余的则是选择性要素。故A对。BD是成立犯罪的选择性要素,故BD错。D项不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一般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但对量刑有影响。故本题选A。
相关试题
21. 甲欲跳楼自杀,围观者大喊“怎么还不跳”,甲跳楼而亡。围观者的行为构成犯罪。
26. 法条竞合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
24. 甲盗割高压电线,既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又构成盗窃罪,这种犯罪形态属于想象竞合犯。
9. 甲与乙有仇,于是甲在家中“作法”诅咒与其有矛盾的乙,后乙突发急病死亡。乙的死亡与甲的行为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
18. 强行给他人注射毒品,使人形成毒瘾的,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挪用救灾物资归个人使用的,涉嫌构成( )。
88.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 )判处刑罚
24.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行为方式有( )。
12. 下列不属于刑罚主刑的是( )。
9. 甲、乙为朋友,乙出国前,将自己的借记卡(背面写有密码)交甲保管。后甲持卡购物,将卡中1.3万元用完。乙回国后发现卡里没钱,便问甲是否用过此卡,甲否认。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2.张三在某商场捡到一个钱包,内有5000元人民币,交给商场保卫部门的李四,李四将其据为己有的行为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