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算法策略
B
逆向工作法
C
尝试错误法
D
手段—目的分析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问题解决的方法。 手段目的分析法是指将目标划分成许多子目标,将问题划分成许多子问题后,寻找每一个子问题的手段。“先有一个目标,它与之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别,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别,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来减小差异”体现的是手段目的分析法。故D项符合题意。 A项: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逆向工作法,从目标开始,退回到未解决的最初的问题,这种方法对解决几何证明题有时非常有效。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试题
12.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首要步骤。( )
54.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这种现象最恰当的解释是( )。
5.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 )。
53.下列对操作整合阶段动作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3.在学完一节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属于( )。
27.中小学生掌握概念时,一般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到命题学习水平。( )
111.下列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的陈述,正确的是( )。
103.皮亚杰采用( )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
6.李强同学在学习《善江吟》一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时,为了更好地记忆,他在背诵后,把每句诗的头一个字依次集中起来,即“一半可露”这样无论如何也不会因某句卡壳而影响全诗的背诵。李强同学的这种方法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18.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它是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之一。( )
16.运用程序性知识才可以解决的问题有( )。
106.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张的道德判断处于( )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