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正确答案 :B
解析
【事考帮答案】B。考查法律-刑法。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A项:甲不具有希望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因此不构成直接故意。故A错。 B项: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听之任之放纵危害结果的发生。甲认识到了自己枪法不准,有可能造成小孩死亡的危害结果,但是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此完全符合间接故意的构成要件。故B对。 C项: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最大区别在于意志因素: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行为人不仅希望结果不要发生,而且排斥、反对结果的发生,会采取一定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虽然不希望结果发生,但并不反对、不排斥结果的发生,也不会采取措施去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本题中,甲虽然对行为可能导致危害结果有认识,但不符合过于自信的过失的意志因素。故C错。 D项: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前提是对危害结果没有预见,而本题中甲已经预见到了可能发生危害结果。故D错。 综上,故本题选B。
相关试题
58. 农民姚某于2016年3月8日进入帮帮公司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帮帮公司也未给姚某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姚某向社保机构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费。同年12月8日,姚某以帮帮公司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为由申请辞职。经查,姚某的工资属于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额。关于此事,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76. 党派或团体等组织,用于规定自身的组织结构、活动形式和行为准则,一般要用的文种是( )。
24. 市场对于资源配置具有灵活而有效的导向作用,因而能保证社会生产各部门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
4.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自其成年时开始计算。( )
15. 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在报废期满前将机动车交售给机动车回收企业,机动车报废企业将车辆报废后,由机动车所有人将报废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注销。( )
46. 根据《宪法》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49. 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7. 改革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
92.2019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是第一产业增加值的( )倍。
94.2018年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为( )万人。
37. 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中,对于难以确定等级的人员,可以直接解聘。( )
39.“立足本职,干一行,专一行”体现的是职业道德规范中( )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