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知识与技能目标
B
方法与过程目标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
课堂教学目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指教学不但应关注人的理性发展,更应致力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即学生人格的完善。题干中,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项正确。 A项: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相关试题
63.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各种特殊能力,并运用到其它方面的学习的课程是( )。
30.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的社会活动。这反映的是哪种课程理论?( )
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以及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
8.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
21.永恒主义认为课程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重视基础学科的课程。( )
10.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44.围绕“多变的风”这一主题,幼儿园教师设计了课程目录树,整合了科学、艺术、语言、社会、健康等多个领域的活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是( )。
78.隐性课程有多种表现形式,以下属于隐性课程的是( )
15.注重加强学生文学、艺术鉴赏方面的课程属于( )。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转变( )
79.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将10%~20%的课时量给予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体现了课程结构的( )
71.根据教育目的、教育任务,不同类型的学校组织开展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