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教师的教学目的
B
班级的教学目标
C
校本课程目标
D
教师的教学目标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其中,国家的教育目的居于第一个层次,它是由国家提出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课程目标是对特定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的价值和任务界定,是特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D项正确。 A、B、C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相关试题
24.“人之性恶,需教之,否则必危害他人”体现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的( )。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教育目的要完全依据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
6.( )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4.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43.教育目的是衡量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作用。
5.下列人物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体现的教育目的论不同的是( )。
20.我国的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是( )。
29.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其中第三层次是( )。
非制度化教育就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否定。
27.主张教育是为了增长智慧,发展才能,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10.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