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她认为马、羊、猪经常在一起出现,而船不是
B
她认为船是利用水的浮力行驶,而另外的图片所表示的动物能行走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C
她认为马、羊、猪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
D
以上理由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C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幼儿认知的发展。 幼儿常用分类形式有:按物体的名称分类;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按物体量的差异分类;按物体的用途分类;按物体的材料分类;按物体量的差异分类以及按事物之间的关系分类(如,把小兔子和萝卜归在一起)。另外,还有幼儿可以根据图片中人物的哭、笑等表情特征分类,按动作姿态如唱歌的、跳舞的归类,或者按照图片中有叶子无叶子分类,等等。儿童分类能力发展阶段主要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①子类跟子类比(或部分与部分比),大多数4岁幼儿处于这一阶段;②直观上能将类跟子类相比较,开始将一般从个别中抽象出来,大多数5、6岁幼儿处于这一阶段;③能在抽象的水平上将类和子类比较,在更高的水平上理解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这一更高的发展阶段在儿童入学后才能达到。故C项符合题意。 A、B、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选C。
相关试题
63.幼儿园可以给幼儿进行测试或对因故未上幼儿园的幼儿进行补习。( )
30.“视崖实验”可以测定婴儿的( )。
86.在教学过程中,赵老师随时观察和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指导策略,赵老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形成性评价。( )
89. 幼儿看见天上的云彩,说“有只兔子在跳舞”,这是一种想象。( )
62.幼儿园中班儿童能在概括水平上指出某些实物比较突出的特征,特别是功用上的特征,如明白“马是拉车的”。( )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乐乐边玩串珠边自己小声嘀咕,“串颗黄色,再串一颗红色呢?”这种语言被称为( )。
7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 )
32.李老师在教“认识沉浮”时,让幼儿自由选择各种物体放到水里,让幼儿摆弄、触摸。这体现了哪种教学方法?( )
4.小艾在画小朋友睡觉时,要把被子里面的身体画出来;在画坦克时,要把里面坐的驾驶员也画出来,说明幼儿绘画具有( )的特点。
29.张老师在确定了“认识蜻蜓”的活动目标后,又因为幼儿对蜜蜂更感兴趣而做了调整,这种反映了( )。
83.“好孩子” 取向阶段,处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的习俗水平。( )
12.妈妈将毛绒玩具藏进被子时,婴儿会主动揭开被子找到毛绒玩具。此行为说明该阶段婴儿已经产生( )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