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教师应知法懂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B
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县教育局更应该知法懂法,不得用违法的方式对待教师
C
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D
不管教师申诉理由是否合理,教育局都应进行受理
E
作为老师,应该服从学校及县教育局的安排
正确答案 :A B D
相关试题
66.列同时属于教育行政处分与教育行政处罚的是( )。
( )也称理想的教育目的,表示各种教育及其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
25.小秋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学校里十分调皮,上课常常发出一些奇怪的声响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每次老师都要对其严厉制止,为此打断课程,许多老师十分头疼。为了改变小秋这一行为,班主任和其他几位任课老师商量,决定以后小秋每次发出奇怪声响时,老师都继续上课不予理睬,慢慢地,小秋也就不再发出声响了。这一案例中班主任采用的方法属于( )。
79.下列( )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61.小琳是初中二年级学生,由于遭受校园霸凌患上了抑郁症某日正常上课时间内班主任容老师发现小琳不见了,找遍教学楼和学生宿舍都不见踪影,只在教室的书桌里发现了一封信,针对此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9.学生不认真听课,故意捣乱,课堂纪律极差,教师维持课堂纪律而中断讲课,完成不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是消极型课堂气氛的基本特征。( )
5.教育发展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发展教育。( )
一、判断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指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
8.郑老师在进行教学前,通常会先了解学生接受的能力以及他们目前的智力体力发展水平,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张衡传》之前,郑老师布置预习题:我所了解的张衡。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张衡这位历史上罕见的伟人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确定课内外知识有机联系的角度和“适时重敲”的分寸。这体现了教学的( )原则。
小学低段的学生“告状”现象比较突出,这是因为他们的品德发展处于( )。
9.有一位数学教师在上“对数表”一课时,先问学生:“一张纸的厚度是0.083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对折30次,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厚度。”学生回答:“30毫米”“60毫米”……教师:“经过我的计算,这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叠起来的高度。”学生们惊讶不已,甚至有人认为老师搞错了。教师列出式子:0.083×230。然后对学生说:“230很难计算,不如查对数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2.成就目标是指个体从事成就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成就目标理论认为,持有不同成就目标的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存在重大差异以下关于成就目标表述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