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个性化功能
B
导向功能
C
满足需要功能
D
社会化功能
正确答案 :D
相关试题
一个学生总是一遍遍的数课本或其他图书的人物数目或自己走过了多少台阶,判定这个学生可能有的心理问题是( )
8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适应智力差异的教育组织形式是( )。
根据罗杰斯的观点,促进学习的是心理氛围的因素,不包括( )。
63.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曾指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下列选项中与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的是( )。
低年级学生擅自离开座位时,教师忽略了他们,转而表扬那些保持不动的学生。离座率会下降。这是因为离座的学生受到了( )。
94.苛勒在研究黑猩猩的学习时采用的实验是( )。
81.学生学习知识不是靠老师讲解,而是通过自己的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形成的建构。这是( )的观点。
49.同一首曲子用不同的乐器演奏或由不同人来演唱,我们仍然知觉为同一首曲子。这体现了知觉具有( )。
25.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的把事物本身或者替代它的图像放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运用( )。
86.“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具有( )
100.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不会增强今后的努力和坚持,对未来行为不具有激励作用,是因为学生习惯把失败归因于( )。
教师在“光荣榜”上给完成学习任务,表现好的学生贴“红五角星”,属于强化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