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因此,他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 1.观察学习的特点 (1)观察学习并不依赖于直接强化; (2)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3)观察学习具有认知性。 2.观察学习的过程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1)注意: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境的各个方面。 (2)保持: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境中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语言的形式将它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 (3)复现: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境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 (4)动机: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3.强化的分类 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如学生上课守纪律,老师对其进行表扬;孩子考试成绩好,家长对其进行奖励等。 (2)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如教师在全班当众表扬某个学生的行为,不仅会对受表扬的学生起到强化作用,也会引起其他同学模仿这种受表扬的行为。 (3)自我强化: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或惩罚。
相关试题
20.在学习兴趣发展过程中,( )是学习兴趣的高级形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一切人类社会皆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教育”,这句话反映了教育的( )观点。
25.教育政策的功能不包括( )。
教学目标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描述。
5.人的身体发展遵循由“中心向周围发展”规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特征。
6.( )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实验归纳法,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是( )。
五、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43.在课堂上,李老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张婷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而学生胡浩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张婷和胡浩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4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含义。
24.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个小时、几天或几周后,他可能会突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 )。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体现了( )对教育质量的规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