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生活范围扩大
B
认识依靠活动
C
情绪作用大
D
爱模仿
正确答案 :A B C D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年龄特征。 3-4岁儿童的有四个典型的年龄特征。 首先是生活范围扩大: 3-4岁儿童的生活环境从家庭扩展到了幼儿园,生活范围得到扩大。 随着各种粗大动作如走、跑、跳的发展和基本精细动作的自如使用,同时由于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幼儿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能够与他人交往、过集体生活了。生活范围的扩大引起了儿童心理上的各种变化,儿童的认知、人际交往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其次是认知依靠行动: 3-4岁儿童的认知活动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表现出先做后想的特点。无论是游戏还是画画,都还不能想好了再做,而是无意中拼搭出了某种形状或画出了某种形状后,再根据形状命名。讲述故事也必要有成人形象的动作表演作支持才能理解。 再次是情绪作用大: 这个学前期,情绪在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都比较大,3-4岁儿童表现尤其突出。例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容易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哭泣,讲道理往往作用不大。用有趣的事情、温和亲切的声调或者拥抱才能使其平静下来。 小班幼儿依恋情节强烈,在家恋父母,在园恋老师。在集体活动中,他们喜欢围在老师身旁,愿意接近老师,听老师的话。 最后是爱模仿: 3岁前儿童已经回模仿,但受能力限制,模仿的对象较少。上幼儿园以后,随着模仿现象逐渐增多,3-4岁儿童的模仿特性表现得尤其突出。比如看见小朋友在玩球,自己也要玩球;看见别人玩小汽车,自己也要玩小汽车。因此,幼儿园小班,同样的玩具要足够多才好。故ABCD项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BCD。
相关试题
30.《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给( )儿童提供按数取物的机会。如:就餐前请儿童放好几张凳子。
73.十五世纪前是学前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孕育阶段。( )
40.在幼儿的交谈中,通常听到一名幼儿说“猪肉是肉”,另一名幼儿马上说“鱼肉也是肉”,这是经常发生在幼儿初期的哪种模仿?( )
12.妈妈将毛绒玩具藏进被子时,婴儿会主动揭开被子找到毛绒玩具。此行为说明该阶段婴儿已经产生( )的认识。
16.赵老师播放着轻音乐,有表情地朗读散文《树真好》后,问幼儿,“散文中,谁说树真好?”这属于( )。
三、判断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判断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A”,错误的涂“B”。)61. 2-6岁儿童掌握的词汇数量迅速增加,词类范围不断扩大,该时期儿童拿握词汇的顺序通常是动词、名词、形容词。( )
68.园长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人员。( )
22.桌子上摆放着“马、羊、船、猪”四张图片,四岁半的彤彤看后,让她拿出与其他图片不同的一张,她拿出了“船”,最可能是因为()。
7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 )
24.“玉不琢,不成器”体现了(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72.学期儿童在歌唱活动中最难掌握的技能是音准。( )
21.下列哪项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