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认知失调
B
态度定势
C
道德认知
D
受教育程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金标尺答案】A 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例如,新出现的事物与自己原有的经验不一致,或者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等,这样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个体就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可以说,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相关试题
1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广泛迁移到各个学科之中,这是一种水平迁移。
40.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67.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的是( )。
70.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讨论猫,然后远远观看在笼中的猫,再让他逐渐接近笼中的猫,最后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样心理辅导行为是( )。
87.( )是指研究人员以旁观者或参与者的身份观察日常教育教学情境中的人或活动开展,进而连接其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的研究方法。
65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
6.取得小学教师资格证应当具备的学历是( )。
10.影响学习迁移的主体因素包括( )。
81.在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分时,教师可能会因为对学生的总体印象影响教师的评价,这种现象被称为( )。
30.著名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学说的提出者是( )。
69.依据知识内容的逻辑顺序以及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展开教学,遵循的是( )。
16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