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考查战略管理演进。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60 年代)为长期规划时代,管理重点是预测环境,制定长期计划;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70 年代)为战略规划时代,管理重点是适应环境变化,制定长远发展战略;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为战略管理时代管理重点是顺应并预期环境变化,发现威胁与机遇,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并重。
相关试题
()认为,组织成员所得报酬的绝对值与其积极性的高低无必然联系。
根据菲德勒权变理论,当领导者与下属关系良好,任务简单程序化,职位权力强的情况下,适合采用()。
由于定性标准不够精确,因此控制过程中一般只采用定量标准。
柔性管理方法是基于管理对象生存、安全、归属与爱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基础。()
战略应该根据组织文化的特点制定。
控制过程中,适度性与经济性是矛盾的,只能满足其中之一。
弗罗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只有人们预期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取决于对三种联系的判断:努力和绩效的联系,即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达到某一绩效水平,能否达到,概率有多大;绩效和奖赏的关系,即当我达到这一绩效水平后,会得到什么奖赏;奖赏和个人目标的联系,即这一奖赏能否满足个人目标,吸引力有多大,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可以用期望理论解释的管理手段是()。
领导替代理论认为,现实中,有时存在这样一种情境:领导毫无存在的必要,或者几乎没什么影响。
管理方式选择的根本标准是( )。
科层系统适合于相对稳定,但复杂的环境。
下列()项不是自我控制的优点。
5.组织变革是组织发展的目标,组织发展是组织变革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