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侵权行为源于违法行政
B
教育行政赔偿的主体是国家
C
教育行政赔偿是一种法律责任
D
侵权主体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
正确答案 :D
解析
42.教育行政赔偿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依照《国家赔偿法》由国家给予的赔偿。教育行政赔偿有如下特征:(1)主体特定性,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2)执行职务性,职务行为是构成教育行政赔偿的基础。(3)违法行政性,违法行政的本质是它的社会危害性。(4)国家赔偿性,教育行政赔偿的主体是国家。(5)法律责任性,教育行政赔偿是具有法律意义上的责任。由此可知,教育行政赔偿的侵权主体是国家机关、教育行政机关,不包括社会团体和公民。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试题
43.关于公民取得选举权的时间起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3.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共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5.关于师生角色关系的表述,以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10.小张老师课下总是找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父母职业和家庭环境等,花费大量时间和学生搞好个人关系,同时很在意同事、领导对自己的看法。这表明小张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 )。
三、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每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关于教育要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17.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是( ).
[不定项]1.对这两位老师的教学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2.“教师的身体可以退出教育进程,精神却永远融入了学生的心灵,滋润看学生的未来生活,他是无法完全从学生那里隐退出去的。学生是教师内在素质的体现者,教师借学生之身巧妙地扩展着自己,在这里,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反映着教师的影子,学生的生命就是教师的生命,学生的成败深切地牵动着教师的心灵。”这段话反映出教师劳动的特征有( )。
35.当学生试图将已获得的相对零散和独立的知识与自已原有知识建立联系时,表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处于( )。
38.某学生的某个奋斗目标没有实现,心理受到严重挫伤,老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让他转移目标,减轻了挫败感。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
2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仪表修饰无关。( )
21.当学生之间产生了矛盾,教师往往教育学生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角度考虑。这是德育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