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B
组建培育班集体
C
选好班级干部
D
了解研究学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班主任工作内容。班主任工作包括常规工作和个别教育工作两大类。其中,常规工作有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等。在这些工作中,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有效工作的前提,组建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环节,故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相关试题
26.通过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一般不包括()。()
8.学生没有智力障碍,但在阅读、写作或数学方面仍然存在困难。针对此类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的正确教学策略有()。
29.品德发展有着自身特定的规律,一开始学生常常将“老师说的”作为行为的标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开始越来越多的有了自己的判断标准,这种转变一般发生在()。
5.赫尔巴特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具有‘教育性’。”这里的“教育性”指的是( )。
43.下列不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终身学习”的内容是()。
23.杨毅在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的笔记本划分成两半,一半记录老师上课时所讲的内容,另一半记录自己不懂的地方或重要的地方,杨毅在这一过程中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22.师德对教师的行为起着规范和评价的作用。()
12.二年级三班学生王鹏在一次上课中出现了打人行为,为此他的父母规定他在一个月内不能买他喜欢的玩具,这种做法属于负强化。()
问题解决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思维活动最普遍、最重要的形式。从19世纪末开始,心理学家就不断使用实验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研究的实验有( )。
9.某语文教师在讲授《咏鹅》时,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欣赏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这符合新课改三维目标中的()。
二、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1.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活动形式和教育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最高准则,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34.数学课堂上,李老师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在一个蛋糕模型上分别拿走1/4、2/8、4/16,结果发现它们其实是一样多的,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想知道为什么。这说明学习动机对学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