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安全型
B
反抗型
C
矛盾型
D
回避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依恋类型。依恋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 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儿童的依恋主要分为安全型依恋、焦虑—矛盾型依恋、回避型 依恋。A 项:安全依恋的幼儿要表现为在与母亲一起时,将其作为“安全基地”,以母亲为中 心主动去探索环境,并不是总依偎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 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 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将其作为“避风港湾”,易被安抚。约占 65%~70%。与题干不 符,排除。 B 项:幼儿依恋类型中没有反抗型依恋。排除。 C 项: 焦虑—矛盾型依恋的幼儿主要表现为每当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 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 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当母亲亲 近他时,生气地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朝母亲这里看。 约占 10%~15%。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回避型依恋的幼儿主要表现为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 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 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有人也把这类婴儿称为“无依恋婴 儿”。约占 20%。D 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D。
相关试题
7.微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因此微课不需要全面和系统的课程体系。
17.学习动机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认知因素决定新的学习速度的快慢。
26.王老师认为,备课时必须把握好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在教师的帮助下可能达到水平之间的差异,王老师的观点可能受到了()理论的影响。
30.蕾蕾是心理学专业大三的学生,她一直希望毕业后用自己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摆脱精神上的痛苦。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她一直很认真的学习。由此可以判断,蕾蕾的学习动机属于()
4.杜威认为,教育的手段与目的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他把课程看作是()
6.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16.上海市教育局先将在2004年奥运会上获得了110米栏金牌的运动员刘翔的事迹收入教科书,又把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作为百首“爱国主义歌曲”之一推荐给上海的中小学生,这里体现了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是()
9.直观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 )
19.教师认为,教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行为的奖赏强化。这位老师可以从心理学家()的理论中找到理论支持。
25.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教书育人,要求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39.学校三年级男生小强与同班女生小红发生矛盾,打了小红,老师对小强进行批评教育。小红父亲得知此事赶到学校,冲进教室,不顾上课老师的阻拦,将小强打伤。事后小强家长将小红父亲和学校一起告上法庭。该事件经法院审理,判决学校承担40%的责任。法院对这起学生伤害事故采用的归责原则是( )。
39.突然出现自然灾害,校舍处于危险状态,可能会危及师生生命安全时,学校临时做出的停课决定是有效的,这属于教育行政执法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