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政治制度
B
生产力水平
C
科学文化水平
D
教育制度
正确答案 :A
相关试题
42.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调节主要通过( )两种形式来实现。
33.数学课上,袁老师给学生准备了一定量的小棒、小方块等道具,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找出鸡兔同笼问题的各种假设、推测。袁老师的教学模式属于( )。
8.“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教师”这句话没有说明( )。
4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这体现的是《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哪一条准则?( )
18.[判断题]按照马斯洛的动机作用观点,教师在自尊水平低的学生中灌输为学习本身的满足而去学的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
班级民主管理意味着要“自由选择”,只有有了自由的时间和自由的行动,选择才有自由可言。( )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根据( )原则贯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
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降低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13.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不包括( )。
22.孔子在教学中主张培养德才并重的“君子”,强调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形成“君子”的根本品德。下面体现“君子”根本品德形成过程的是( )。
12.同一儿童能表演算较抽象的数学题,但在理解历史事件时却不能离开具体的形象,这是儿童的思维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