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A.孟子
B
B.荀子
C
C.孔子
D
D.庄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由此可知,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A项:孟子是最早提出“教育”一词的教育家。 B项:荀子主张性恶论,是教育外铄论的代表人物,也是最早提出“道德”一词的教育家。 D项:庄子是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相关试题
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具备“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和权威、力避苦恼”特征的儿童道德发展处在( )水平。
4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
29.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不包括( )。
生理自我是最先成熟的,社会自我成熟的时间晚于心理自我。( )
小明是比较调皮的学生,他为此总是受批评。有一天,他表现很安静,就没受到批评。从那以后,他好像越来越严格要求自己了。老师的做法属于( )。
32.各个学科使用新教材就是要把教材教好。( )
美妙的音乐很悦耳,像春风拂过面颊,这属于( )。
40.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39.简述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的条件。
10.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 )。
五、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43.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陈铭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陈铭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陈铭提出了批评。次日,陈铭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陈铭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陈铭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陈铭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1)吴老师的做法正确吗?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2)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两小无猜的时代,一根竹子、一张长凳就可以是一匹骏马。这是个体认知发展到( )能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