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小学阶段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程并作为选修课程
C
初中课程设置时分科与综合相结合
D
高中阶段课程设置以分科为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新课程结构内容。新课程结构内容为:(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B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A、C、D三项: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试题
6.课程标准的结构是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部分。( )
43.社会研究课综合了历史、地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人类学等有关学科内容。其课程类型是( )。
71.根据教育目的、教育任务,不同类型的学校组织开展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 )。
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置和校园环境等属于( )
20.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任何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种课程理论是( )。
22.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
3.新课程评价淡化甄别与选拔,而重视学生发展,体现了其实现( )的转变。
15.注重加强学生文学、艺术鉴赏方面的课程属于( )。
3.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评价模式是( )。
66.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所形成的课程是( )。
77.从课程形态上看,当前我国中学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属于( )
9.下列属于隐性课程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