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对
解析
本题考查刑法溯及力。刑法的溯及力是指一个新制定的刑事法律生效以后,对其生效前尚未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否则,就没有溯及力。我国《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因此,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是从旧兼从轻的原则。但是,我国刑法中的溯及力概念是一种狭义的概念。《刑法》第12条第2款明确规定:“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这就说明,我国刑法的溯及力只限于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对于生效判决,强调维护法院判决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不允许对已经生效判决的继续执行有任何变动。
相关试题
公民政治参与最直接、最广泛的方式是( )。
道德与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都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有效性,但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
从业者对职业道德规范形成正确认知并养成良好自律习惯,是有效地实践职业道德的前提。
68.缺
72.(缺)
83.缺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2018年4月22日是第四十九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活动的主题是“( )”。
81.缺
77.(缺)
批准性请示一般由请示理由、请示内容和请示结语组成。
关于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